底泥原位修復及再利用技術
底泥原位修復及再利用技術是一種生物清淤技術,包括淤泥瀝水、生物改良以及充氧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將污泥在原河道中實現改良再利用,結合植物栽植培育,污泥在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轉化過程中被逐漸削減,達到沖淤平衡,實現凈化效應和景觀效應的雙重統一。此技術可有效去除河道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適用于河道厚層黑臭底泥區的改造。
技術原理
底泥治理是解決河道內源污染的重要途徑。底泥處置通常采用清淤疏浚技術,通過人工、機械(挖掘機、挖泥船等)的操作從水中清除淤泥,清淤疏浚是快速改善水質的方法,特別對于底泥污染重、厚度大的水域作用顯著,但其成本高昂,并不適用于大面積作業,同時清淤過程中還會因擾動導致大量污染物進入水體,影響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此后清出的淤泥還面臨轉運及無害化處置的問題,過程中仍不能避免高花費及二次污染的風險。另外,從河道水體生態恢復的角度考慮,淤泥中包括一部分底棲生物和微生物,全部清掉會破壞河道底泥生態結構,因此清淤并不是最好淤泥處置方式。
黑臭底泥的修復及再利用技術將土著環境微生物、淤泥、植物有效結合,包括底泥改良和再利用兩個部分。
底泥改良是利用土著環境微生物的降解功能對底泥進行再生化處理。其中土著環境微生物是篩選自原底泥環境中的功能微生物,一方面可短時降解產生臭味的污染物,吸收氨氣、硫化氫、吲哚等臭味氣體,快速除臭,消除感官影響;另一方面可通過微生物生化作用分解轉化底泥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處理后底泥質量,增強底泥再利用性,并為植物修復步驟打好基礎。
底泥再利用包括兩種形式。(一)直接利用土著環境微生物的氧化作用、還原作用、水解作用等來降解河道底泥中的有機污染物和腐殖質,污染物被就地分解成為水和二氧化碳,可與水體治理同時進行,實現“水泥共治”;(二)按照自然河道的形貌特征,選培植物利用改良后底泥建立“凈化植物帶”,一方面改良后底泥不再是污染源,而成為具有吸附、分解、轉化功能的活性凈化帶,可對從岸邊流入河道的污染水體進行凈化,形成水體凈化屏障。另一方面利用植物生長吸收作用及植物根系區微生物的降解、吸收、代謝作用持續去除污染物,進一步凈化水質、達到清淤效果,實現景觀和凈水效應的雙重統一。
技術優勢
(1)避免二次污染,實現淤泥的原位修復及再利用。
本技術可在原環境中進行改良,避免底泥的挖掘、轉運,能夠對污染物真正消除,不會造成任何二次污染,且再利用過程中建立的凈化植物帶具有凈水持續性強、美化環境等特點,是消除河道內源污染源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2)本土化優勢明顯,安全性高。
在底泥修復過程中使用的土著環境微生物原環境采篩培養而成,不引入外來微生物,生態安全性高。
(3)保留了河道的生態系統。
由于傳統清淤方式對原生水環境進行大規模量改造的同時,將一些受到污染卻構成基本水生態系統的底泥、微生物、動植物組分也一并去除,導致水環境生態功能徹底喪失,特別是行使降解轉化功能的微生物被移除或者不能在水環境中其中存活,水體也就很難恢復自凈能力,隨著稍有污染物的不斷進入,就會發生污染反彈的情況。而淤泥原位修復就可以避免以上缺點,此技術不會搬除生態系統,而是修復原有惡化的生態系統,是水體恢復自凈能力的關鍵。
應用過程展示:
修復前 修復過程 利用修復后底泥建立植物帶